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 正文

毕业生求职就业分析(2)

    来源:临沂人才网    2013-07-04     浏览:

  • 字体:
    上海篇
   
  毕业的日子一天天临近,2005年应届毕业生签约高峰已经到来,来自于四面八方的高校毕业生成为时下申城人才市场的求职主力。
    
  有数据显示,2005年上海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12万,加上纷至沓来的外地高校毕业生,数以十万计的毕业生正围绕就业岗位展开一场实力和运气的较量。当毕业生求职在上海--这座既包罗万象又独树一帜,既充满机遇又荆棘重生,既光鲜美丽又矜持冰冷的城市时,无异于经历一场梦想与现实间的博弈。
   
  毕业生在上海:才市中最活跃的群体
    
  这座城市越来越魅力四射了。它有东方明珠的高度有黄浦江的宽度还有刘翔的速度,有南京路的热闹有淮海路的风情还有多伦路的文化,有外滩的“洋派”有新天地的品味还有上海弄堂的“味道”。无数的淘金者蜂拥而至,毕业生是这其中最为个性鲜明的群体。每年11月至第二年夏天来临之前,他们是人才市场上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群体。
    
  调查显示,从1998年我国开始加速发展高等教育起,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均保持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从2001年至今,上海高校每年扩招规模保持在2万人。2004年更是首次超过10万。
    
  与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形成鲜明对比,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紧缩。据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杨雄研究员的一份报告,2001年,全市55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约为95%,2003年约为90%,紧缩趋势明显。这一逐年吃紧的形势并非上海独有。报告称,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一情况愈加明显。这一总体态势,一定程度上使得作为人才集聚地之一的上海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3月初,进入新年以来上海市最大规模的一场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会———西南片高校联合招聘会在东华大学举行。300多家用人单位、5000余岗位迎来了3万余名毕业生。记者在现场做了个随机调查,一家中小规模的IT公司在几个小时里,收到的简历堆成了一座小山。其中3个职位一上午就收到了近300份简历。
    
  “上海机会很多,但竞争更加激烈。”上海市人事部门一位官员坦言。
   
  毕业生在上海:主要流向四大行业
   
  每年11月前后,上海各大知名高校在第一时间成为跨国公司校园招聘的“重镇”。自去年10月以来,跨国公司校园宣讲会已有一二百场。一些大公司如思科等校园招募计划仍在进行之中。跨国公司为毕业生们带来了最激动人心的工作机会,也引发了最为激烈的竞争。如今,当跨国公司掀起的校园招聘热浪逐渐归于平静,不少毕业生仍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饭碗。在这座庞大的都市里,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在哪里?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曾对11.5万名2004年毕业并成功实现就业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制造业、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业。这四大行业2004年分别吸纳2.5、2.5、1.3和0.9万毕业生,约占被统计毕业生的63%。

  外资企业是吸纳毕业生最多的雇主。2004年外资(含台港澳)企业共吸纳毕业生3.8万人,占统计人数的33%。私营企业也表现出对应届毕业生的旺盛需求,成为毕业生就业的第二大渠道。2004年上海私营企业共吸纳毕业生3.1万人,占统计人数的27%。
   
  非上海生源毕业生:月薪达到适当数额办理《居住证》
   
  据统计,上海高校近年来每年有30%非上海生源毕业生留沪就业,这一情况今年恐怕也将延续。这部分人以及从外地高校来沪求职的毕业生们想要走进这座城市,首先要面对的便是政策门槛。
    
  3月3日,上海市教委、市发改委、市人事局发布《关于2005年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上海市居住证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2005年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仍将实行户口和居住证并轨制。
    
  《通知》注明居住证的适用对象为:被本市用人单位录用的2005年普通全日制高校非上海生源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由本人提出申请,可以办理1年有效期的引进人才《上海市居住证》;被本市用人单位录用的2005年普通全日制高校非上海生源应届专科学历的工科类专业优秀毕业生,其就业协议书上签订的月薪达到适当数额的,经审核也可办理有效期1年的引进人才《上海市居住证》。满足上述条件的毕业生,便可通过居住证在上海工作,并享受相关规定中的“市民待遇”。
    
  居住证给毕业生吃了一颗定心丸,但备受关注的2005年毕业生户籍办理相关政策迟迟未明确,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细则仍是悬念。去年,非上海生源进沪就业办理上海市户籍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打分制,申请者的各项要素累计分值只有高于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公布的“标准分”,才可以办理上海市户籍。今年如何,尚在等待之中。
   
  毕业生在上海:不再强求“专业对口”
   
  毕业生告别校园的日子渐渐近了,沪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时情况如何?今年出现了哪些新动向?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2005届毕业生的实际签约率并不高,某重点高校也仅有20%左右。“签约率较低并不说明毕业生缺少工作机会,很多毕业生手中已有Offer,只是距离毕业还有时间,不少学生尚在选择之中。”沪上某高校对外宣传负责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与往年相比,毕业生求职中的一些新动向已经凸现。

  信息工程类毕业生紧俏。IT业的复苏使得计算机、信息工程、电子、通信工程、机械等专业的毕业生十分紧俏,尤其是毕业研究生。由于目前人才市场上相关人才紧缺,而企业用人需求大,多家单位争抢一个毕业生的情况并不少见。
    
  毕业生签约外地比例上升。毕业生签约外地的人数明显增多。竞争激烈、生活成本高、外地单位薪资待遇上升等种种因素,使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地域概念进一步淡化。
    
  不再强求“专业对口”。毕业生求职时跨专业、跨行业的现象非常普遍。据调查,在文史哲类专业中,只有不到一半的毕业生专业完全对口,从事文秘、行政助理和记者等岗位,更多的却是分布于各个行业、各类岗位。
   
  毕业生在上海:专业技术岗位薪资最高
   
  求职上海的毕业生,多多少少被这里相对较高的薪资水平所吸引。那么,在上海,刚刚踏入职场的毕业生究竟能拿多少钱?
   
  来自上海市劳动部门的一项调查,从毕业生所在单位性质、岗位以及行业等角度分析了毕业生的薪资情况。
    
  据统计,外资企业毕业生工资最高,首月工资平均为2110元。其中薪水处于最高10%部分人员的平均薪资达5000元;其次是国有企业,毕业生首月平均工资为1590元;排名第三的是私企,毕业生首月平均工资为1530元,其中薪水处于最高10%部分人员的首月工资平均为3600元,仅次于外资企业。
    
  从毕业生所在岗位来看,专业技术岗位薪资最高,管理岗位其次,生产技能岗位第三。在2004年毕业生从事的各类岗位中,工作半年内月收入中位数最高的是专业技术岗位,达到2185元。主要原因是目前市场上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紧缺。具体如产品设计工程技术人员的月收入中位数为2900元,机械设计工程技术人员为2200元。
    
  管理岗位月收入中位数为1880元,居于次席,这是因为刚踏出校门的毕业生大多从事的是一般管理岗位,其“含金量”有限。如出纳的月收入中位数为1496元,行政助理为1713元,人事助理为1800元。
    
  生产技能岗位的月收入中位数为1700元,位居第三。尽管生产技能岗位从平均月薪上看仍不及前两者,但一些人才紧缺的生产技能岗位收入并不低,譬如,大学毕业后从事炼钢工的,月收入达2300元;从事钳工的月收入在2200元。且伴随技能人才的升温,这类岗位上的毕业生薪资增长潜力很大。
    
  从行业来看,在人才紧缺的物流、汽车、IT服务、保险证券、广告等新兴行业的毕业生的薪资处于较高水平。
   
  毕业生在上海:职业能力尚须增强
   
  来自上海市人事部门、教育部门的权威人士认为,政策门槛并不是阻挡毕业生成为上海职场新人的最大阻力,真正的门槛来自于毕业生自身的职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
    
  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常常是毕业生难以逾越的一道槛。而单位对经验的偏好一方面出于岗位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也因为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杨雄研究员在他的研究报告中提到,中芯国际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曾招募了500名应届毕业生,但两个月后就淘汰了近20%。他们发现,“前来应聘的学生,一开始干活就没法上手。”
    
  上海市人事部门一位官员认为,所谓经验的缺失只是表象,其背后所蕴含的的含义更加丰富。不仅仅是难以上手工作,很多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职业目标不明确、职业状态不平稳,易于频频跳槽等,这些同样也是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大市场中陷于不利的重要因素。
    
  如何增强职业竞争力,恐怕是每个想要跻身上海的毕业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如皋人才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南通千品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21005546号-2
如皋人才网提示您:本站免费求职,任何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应聘者的费用!